情定敬亭山 把酒问诗仙
· 青草湖--敬亭山;这里是有山有水,有茶有 酒有故事的地方
安徽宣城,这里茶韵四海,黄酒醉三江;这里是有山有水,有茶有 酒有故事的地方。
诗仙李
白为何独爱敬亭山,七次飘然而至,又定居敬亭山,最后终老敬亭山下,是青草
湖的美酒把诗仙勾引过来的,还是敬
亭绿雪的茶香把诗仙吸引过来的,两者都是?或都不是?剩下唯
一解释的是李白对玉贞公主的眷恋而至,让我百思不得其解,今天就
让我们辄继诗仙的足迹,一探真谛。
在这青 梅煮酒的季节里,天蝎座的我从皇城根下来到敬亭山脚下,感受江南诗山的魅力,感悟“茶”与“酒”的豪情,领略皖南美丽的风光和特色美酒。
一问诗 仙为何情定敬亭山
公元752—762年,诗仙李 白七次飘然敬亭山,留下“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的千古绝唱。因此,敬亭山被誉为"江南诗山",蜚声海内外。
李白初次登上敬亭山,见山峰俊秀,古木参天,石径环绕,云泉相伴,非常激动,脱口吟出"合沓牵数峰,奔来镇平楚。中间最高顶,仿佛接天语"。
二问诗 仙缘何独爱敬亭山
李白在敬亭山写下歌 颂宣城的第一首诗:“我随秋风来,瑶草恐衰歇。中途寡名山,安得弄云月?渡江如昨日,黄叶向人飞。敬亭惬素尚,弭棹流清辉。冰谷明且秀,陵峦抱江城。”表达他 对妙趣天成敬亭山的热爱”。至此,诗仙李白独爱敬亭山就不难理解了。
三问诗 仙为何定居敬亭山
李白多次游览敬亭山后,于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,他亲自在山间盖起了茅舍,寄情于山水涧。
一说是李白“相看两不厌”的所思。二说是山上灵源 寺的琴声所感动,并赋诗一首《听蜀僧浚弹琴》:“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余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”在赞美 琴声美妙的同时,也寓有 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。
四问诗仙“相看两不厌”有所指
李白能安居敬亭山,说明敬亭山对李白太重要了,睿智、钟灵、俊秀、深情的敬亭山,成了他心中的“唯一”。敬亭山也因以李白的这首《独坐敬亭山》,名闻天下。
李白忆当年在长安,跟随唐 玄宗和杨贵妃斗酒吟诗的美好时光,当然也 少不了亲临玉贞公主道观品茶作赋。
玉贞公主何许人也,玉贞公 主是唐玄宗的胞妹,武则天的孙女,终身未嫁,敬亭山就是玉 贞公主喜欢的名山之一。
玉真公主喜欢去名山访道求仙,逍遥自 在天下行也是李白的最爱,二人可谓志同道合,一拍即合。当年李白奉召入宫,做了翰林院学士,也是玉 贞公主推荐给唐玄宗的,这位大诗人喜得“仰天大笑出门去”,自信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。
晚年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修炼,李白也在敬亭山安居,晚年的李白,没有了愤怒,只有超脱和淡泊,写下“相看两不厌”,其中多 少包含了对玉贞公主的眷恋,只能留给后人评说,一首《独坐敬亭山》成千年绝唱,在敬亭山回荡千年。
一段美 好的友情留在敬亭山,留给后人去思考。让我们今天看到修 炼与美酒背后一个鲜活的故事和一段美好真挚的恋情。